店面回溫訊號至? 實體通路成長明顯;虛擬通路飽和,店面價值現

  • 調整字級

房產新聞

 


發稿日期:2024.02.26




作為民間消費強弱的重要觀察指標,2023年台灣零售業表現仍有成長,住商機構根據經濟部資料整理去年與前年零售業營業額發現,相較於2022年零售業年增率全面翻揚,2023年呈現各有消長,其中量販店與資通訊及家電設備業不增反減,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認為,雖說近年物價走揚帶動零售業營業額提升,但從年增率表現觀察,民眾消費型態有所改變,特別是過去被吹捧的非店面零售業在2023年成長幅度大減,顯見消費結構出現改變。



便利店成長驚人,量販年增走軟


這份資料有三大亮點,其一,年增率表現上,量販店與資通訊及家電設備業不增反減,減幅分別為2.2%與4.9%;其二,過去被吹捧的業種,如非店面零售、電子購物與郵購業、藥品與化妝品業的增幅都遜於去年;其三是綜合商品零售業的其他類與便利商店呈現較大幅度增加,整體綜合商品零售業表現在年增率上均優於去年。


徐佳馨分析,除資通訊與家電設備業和近年並未推出破壞性創新產品有關外,隨著實體消費復甦,過去在疫情期間蓬勃發展的業態,隨著韓國等外來業者的競爭,加上台灣市場本來就小,排擠效應更為明顯,將進入新一波的戰國時代。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綜合商品零售業的其他類與便利商店呈現較大幅度增加,不僅與非大型業者近年採取更靈活的行銷方式有關外,也意味著業者透過便利性的社區型通路,「攔胡」民眾的消費意願,進而創造更佳業績,這亦呼應目前店面市場逐步復甦的狀態。



店面雖現曙光,房東切莫貪心


雖說從消費型態改變上看到店面復甦的曙光,但徐佳馨還是提醒,從年增幅可以看出民眾選擇性消費明顯,且現階段面積小、租金美的店面反而是租客的心頭好,意欲進場的店面投資者可思考人口逐漸成長、消費力不錯的商圈布局,且見好就收,現有資產的房東切莫伺機大幅調升租金,以免租客難以經營退租,殺雞取卵反而讓金雞母不能發揮效益。





2023年零售業主要行業營業額表現

單位:億元

行業別 2023營業額 2023年增率(%) 2022營業額 2022年增率(%)
總計 45760 6.9 42815 7.4
綜合商品零售業 15343 9.3 14042 7.8
百貨公司 4492 13.8 3946 15.2
超級市場 2582 1.4 2548 2.7
便利商店 4126 8 3821 5.7
量販店 2437 -2.2 2491 2.1
其他 1706 38 1236 16.2
汽機車業 7872 15.4 6820 3.2
非店面零售業 4086 0.6 4062 8.3
電子購物及郵購業 3162 1.9 3103 8.7
布疋及服飾品業 3846 10.1 3494 18.8
食品、飲料及菸草業 3083 2.8 2999 5.2
燃料零售業 2749 0.6 2732 9.7
資通訊及家電設備業 2601 -4.9 2736 1.8
藥品及化妝品業 2245 4.6 2146 8.3
家用器具及用品業 2066 4.9 1970 8
其他零售業 1868 3 1814 6.9

*其他零售業包括文教育樂用品、建材及其他專賣零售業等
資料來源:經濟部、住商機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