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章建築是什麼?6大常見違章建築類型,教你判斷是否要拆除!

  • 調整字級

房產新聞

 

你知道違章建築是什麼嗎?哪些建築屬於違章建築呢?如果發現自家房屋是違章建築,會需要拆除嗎?違章建築在台灣不動產市場中很普遍,尤其常見於屋齡高的老舊公寓,違章建築政策與民眾住的權益可說是息息相關,但大多數社會大眾都不夠了解違章建築,這裡就也來告訴你,正確查詢違章建築的方法、管道有哪些?怎麼查?如果真的不小心買到違章建築,又該怎麼辦的喔!


違章建築定義:



經常聽到的「違章建築」,又簡稱違建。簡單來說,違章建築就是指在未取得「建築執照」或是「使用執照」的情況下擅自建造使用的建物,包含全部或一部分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建物,最常見的形式就是頂樓加蓋、外推陽台等情形。



常見違章建築的6大類型:


1. 法定空地加蓋 ◆原本應為法定保留空地,以鐵皮或水泥加蓋使用。
◆常見違建類型包含:
–屋後空地/防火巷增建為廚房使用
–房子前方露天車庫加蓋遮雨棚
–騎樓空間增設鐵捲門圍成自家車庫
2. 露台外推 ◆於上方無任何屋頂遮蓋物的室外平台,加裝遮蔽物。
◆常見違建類型包含:
– 遮雨棚
– 鋁窗
3. 違法隔套 是指將房屋隔間超過6個以上的隔間,或是未取得建照就擅自隔間。
4. 陽台外推 意指將陽台與主建物之間的牆或落地門打掉拆除,並於陽台加裝窗戶密封,把原本陽台面積變為室內的一部份。
5. 頂樓加蓋 指在房屋頂樓平台的增建部分,法規限定頂樓建物不可超過建物面積1/8,如有超過屬違法。
◆常見違建類型包含:
– 鐵皮屋加蓋
6. 夾層屋(樓中樓) ◆是指夾在樓地板與天花板之間的樓層,常會見於挑高房型會於中間加裝一層樓地板。
◆不管是否有建照只要夾層面積總和超過該樓面積1/3或一百平方公尺,均屬於違章建築。


違章建築的3大拆除風險:



違章建築的相關規範順應時代變遷,也有了眾多版本,加上建築物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目前現行違建的管理衍生了許多不同的應對方式,兼之各縣市政府對於違建其實也有各自的管理標準,因此處理違建其實是個相當棘手的問題。

根據目前施行中的相關政策,我們大致上可以將違章建築分為以下3類:即報即拆、既存違建,以及免拆違建。

項目 說明 包含類型
1.即報即拆 即報即拆的違建分為兩種包含「危害公共安全」與「新違建」。 ◆危害公共安全違建:經消防與交通主管機關認定有「妨礙消防安全」、「妨礙公共通行」之建物經通報需立即拆除。
◆新違建:有別於既存違建及舊違建,是指存在期間較短的違建。(新違建定義依各縣市政府而定)
2.列管緩拆 列管緩拆表示僅為暫緩拆除,並不代表永遠不拆,也不代表就地合法,適用於「既存違規」和「舊有建築」,各縣市列管緩拆時間認定不一(右欄以台北為例說明之) ◆既存違建:以台北市為例,認定為民國 84 年到民國 53 年間存在的違建。
◆舊有違建:以台北市為例,認定為於民國 53以前便存在的違建。
3.免拆違建 分成兩種:包含「程序瑕疵」與「法律例外」均屬之。 ◆程序瑕疵:本類違建並非由於建築物本身違法,而是在興建過程中尚未領照便私自興建,屬於程續瑕疵的問題造成之違建,僅需依法補辦執照並完成稅款繳納,即成為合法建物。
◆法律例外:本類主要因為違法情節輕微、影響程度小,得法律規範例外可免於拆除,總共有16 種,包含常見鐵窗、女兒牆、假山水等。


查詢違章建築的2大方法&管道:



想查詢自家是否為違章建築,有兩種方法,說明如下:

• 建築違章查詢系統:

可以到各縣市政府「違章建築查詢系統」查詢是否違規,但須注意限定本人查詢。
o 內政部營建署新違章建築立即處理資訊系統
o 台北市違章建築查詢系統
o 新北市違章建築查詢系統
o 桃園市拆除執照查詢系統
o 台中市違章建築查報專區
o 高雄市拆除執照查詢系統

• 比對「使用執照」和「建物測量成果圖」:

申請建物的「使用執照」和「建物測量成果圖」,跟現場實況對比,若有建物不在這兩張圖上那就有很有可能是違章建築。



總而言之,雖然大多數的違章建築不一定需要立即拆除,但也不能因此就永遠使用下去,因為違章建築本身就是非法的,除了會影響城市規劃跟環境,最重要的還是安全問題,因為違章建築沒有通過建築法規的安全標準檢測,包含結構安全、防火安全等,因此要正視違章建築可能衍生帶來的後續影響與風險。

※ 本文參考資訊來源為中華民國部法務部之全國法規資料庫專區《違章建築處理辦法》、《建築法》、《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台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等,如有差異以官方最新公布資訊為準。



  立即搜尋:最新熱賣出售物件


延伸閱讀:
發現房屋漏水怎麼辦?可以求償嗎?3招房屋漏水糾紛處理方法!
買房出價、議價技巧有哪些?這5大技巧看懂,就知道如何議價!


快加入粉絲團,享有購屋相關資訊與生活情報喔
大家房屋-大家貓粉絲團 描繪你理想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