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液化是什麼?哪裡是潛勢區?土壤液化查詢&解決方法大公開!

  • 調整字級

房產新聞

 

想必大家對於「土壤液化」這個名詞並不陌生,特別是位於地震活躍區域的台灣,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聽到土壤液化造成的災害,輕則財物損失,重則家毀人亡,但土壤液化是如何造成?我們又該如何辨別是否位於土壤液化潛勢區?若不幸位於潛勢區又有哪些自救的辦法?透過本文我們將一次帶您全面了解土壤液化的本質!


土壤液化是什麼?

土壤液化是因為「砂質土壤」結合「高地下水位」的狀況,遇到強烈地震的搖晃,導致顆粒間之應力消失,產生類似懸浮在水中的現象。當地震或其他振動事件發生時,土壤中的水分壓力便會急劇增加,導致土壤失去了原本承載建築物的力量,因而造成建築物下陷或傾斜,甚至造成地面沉陷。

土壤液化潛勢區在哪裡&如何查詢?

土壤液化潛勢區通常具有共同的地理特徵,例如「地下水位較高」、「土壤結構較疏鬆」、「存在沖積物質」、「地震活躍區域」等,這些特徵皆為土讓液化潛勢區的重要因素。

土壤液化潛勢區查詢方式:透過經濟部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擇一輸入門牌、路名、地標即可查詢結果,並透過顏色來區分高、中、低潛勢區域。

土壤液化好發的常見地形

種類 說明
1.沖積平原 ➤ 通常位於河流、湖泊或海岸附近。
➤ 因該區域由沖積物質(如沙、淤泥和礫石)堆積而成,因此土壤通常較鬆軟,地下水位較高。
2.河口三角洲 ➤ 通常位於河流進入海洋的地方。
➤ 因該區域由大量的沉積物構成,同樣容易受到地震引發的液化影響
3.沿海地區 ➤ 通常位於海岸附近的地區。
➤ 因長期受到風化、波浪和潮汐的影響,土壤通常較鬆散。
4.谷底低地 ➤ 通常位於山谷底部的區域。
➤ 因長期受到河流沖刷的影響,土壤通常較鬆散,容易受到地震影響。
5.抽砂回填新生地 ➤ 通常該區域土地因工程用途被大量挖掘後再重新填土。
➤ 土壤通常較鬆散。


如果發現自家在土壤液化潛勢區,該怎麼辦?

若不幸建築位於土壤液化潛勢區,如果有土壤液化危害的風險,以下提供五種解決方式:
地盤改良:採用小型的灌漿機具在室內或室外進行地盤改良。
增設樁基礎:採用小型機具在適當位置施作小口徑基樁,穿過可能液化地層來減小土壤液化的危害。
基礎補強:採用基礎補強的方式,如將基礎改為筏式基礎或版基礎,降低建築物在地震時產生的影響。
降低地下水位:此方式適用於建築興建前,在建築基地開挖前,預先在基地四周埋設一定數量的濾水管(井),利用抽水裝置降低地下水位。
開挖置換土壤:此方式適用於建築興建前,且深度較淺、範圍較小的高液化潛勢區,可以直接挖掘地基的土層,再將開挖得來的土壤與混凝土拌合後回填。



購屋前,最適合的地基為何?

地基是房子的根本,就如同樹木生根於土壤,地基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房屋的安全性,根據基礎型式主要分為三種,以下分別說明:

筏式基礎(*買房建議優先選擇):
➤ 筏式基礛是一種混凝土平台,通常橫跨建築物的整個基地面積,將建築物的荷載均勻分散到地基土壤中。
➤ 安全性及耐震性較佳。
➤ 工程造價較高。

連續基礎
➤ 連續基礎是一條混凝土牆或基礎結構,沿著建築物的周圍連續分佈,以分散和支撐建築物的重量。
➤ 安全性及耐震性適中。
➤ 工程造價適中。

獨立基礎

➤ 獨立基礎是一種基礎結構,由獨立的混凝土柱或樁組成,位於建築物的特定支撐點下方,以分散和支撐荷載。
➤ 安全性及耐震性較差。
➤ 工程造價較低。

透過上面的內容,相信大家已經了解土壤液化的本質及如何識別潛在的風險區域,土壤液化雖然是一個潛在風險的災害,但配合查詢系統及適當的處理方式,將能大大降低土壤液化對大家造成的危害。另外也提醒購房族在買房時該如何選擇基礎型式,熟讀這些寶貴知識將為您與家人提供最安全及舒適的生活環境!



  立即搜尋:最新熱賣出售物件


延伸閱讀:
海砂屋可以住嗎?3招教你海砂屋查詢方法!快速分辨海砂屋特徵!
土地使用分區是什麼?如何查詢?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差異比較


快加入粉絲團,享有購屋相關資訊與生活情報喔
大家房屋-大家貓粉絲團 描繪你理想的家